CES結束後一週,日本Nepcon、Automotive World兩展覽也旋即在東京舉辦。與CES不同的是Nepcon是電子製造業內的綜合展會,其主要內容包括製造設備、檢測儀器、封裝、印刷電路、元件與材料、精密加工、LED與半導體雷射等七大專業主題。同期主辦單位Reed公司也規劃了Automotive World展覽,展出內容涵蓋汽車電子、電動車、油電混合車、燃料電池車(EV, HV & FCV)、汽車輕量化、車聯網、汽車配件與加工、自駕車、行動服務(MaaS)等七大主展區。今年此展會規模有2100家參展商,五分之一的海外企業,以及七萬名參觀者,約為CES規模的一半。
在Automotive World(AW)展會上不難可觀察到很多汽車電子公司,例如Bosch、Continental、Denso,以及許多家LiDAR廠商,例如Velodyne、Innoviz、Luminar、Leddartech等公司在Las Vegas CES展結束後,旋即隔週又出現在東京AW展會上。所以就汽車電子與自動駕駛之議題而言,AW與CES的重複性很高。但Reed公司AW事務局長早 田匡希表示:與CES上競相發表產品概念、製造噱頭和尋求曝光機會有所不同,AW是更務實的展會,是可以讓全球客戶做技術交流與商業洽談的平台。早田 匡希還分享了今年AW展會的幾個亮點,首先是自駕車相關的參展廠商數量增加,尤其是新創公司,並涵蓋眾多不同的技術。其次是熱門的交通行動服務(MaaS)議題非常火熱。
相形之下,Nepcon屬於較為傳統的電子設備與零組件展覽,有包括三星、三菱、佳能、東芝、富士等超千家電子產業上下游企業參與。雖然標榜著AI、5G與智慧生活,但其展覽項目也主要包括有機械手臂、金屬3D列印、各式檢測設備、印刷機、焊接自動化、機器人、振動控制、電鍍等工業用產品。此外亦還有智慧工廠、智慧生產線、智慧檢測等解決方案。
在展覽喧鬧之餘,我們不妨將目光從展覽轉向AW研討會,將注意力從展覽所展示的技術產品端,移向市場與產業趨勢。
日產、本田汽車分享主題演講:行動科技讓生活更加豐富
研討會與論壇可謂是展覽之餘,不可忽略的活動,以一窺未來汽車與人類社會與生活的重要趨勢。今年Automotive World的主題是“Technology-driven Mobility Can Enrich People’s Lives”。主題演講者Nissan副社長中畔 邦雄分享了“我們正如何塑形未來的汽車產業”。中畔 邦雄副社長表示,汽車產業正在發生多樣性的變化,以因應AIoT技術的崛起,以及解決諸如老齡化和城市化之類的社會問題。Nissan正藉由AIoT技術將汽車與社會的需求連結起來,創造一個移動性的社會(Mobility Society)。另一位主題演講者為Honda常務取締役 板井 義春;他表示,Honda也在致力於實現未來生活的願景,擬提供每個人“擴大生活可能性的喜悅”。Honda會將“實用”與“歡樂”融入其高端的技術與產品。
展會的主題演講往往會揭示未來的發展趨勢。在高瞻遠矚的遠見之下,汽車產業仍然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與挑戰。尤其AIoT正在打破隔行如隔山的藩籬,這遊戲規則的改變也致使資訊大廠進入汽車市場的門檻降低,且又在車市飽和等情況之下,傳統的車廠恐不免焦慮。
車是科技與文明的表徵 交通運輸正處變革中
快速、安全、便宜、綠能是交通產業的趨勢
汽車與交通運輸系統可謂是文明的象徵。現今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汽車革命,的確提供人類嶄新的希望。未來人和貨物將移動得比今日更快、更安全、更便宜和更清潔。此境界又將反過來促使經濟、文化和社會上更加相緊密聯繫和繁榮。所以讓人移動得越快、越安全、越便宜、無汙染,是社會文明與經濟繁榮的象徵。
然而人移動的方式是否需真正需要擁有汽車?這議題正被質疑與檢視,尤其每年全球有125萬因駕駛失誤而喪生,這問題會越來越令人難以容忍。所以未來汽車與交通勢必更加重視安全性,並兼顧便利、低廉、乾淨。而若要達到上述要求,汽車與交通基礎建設勢必需要大筆投資,還要引進智慧科技,以及建立共享制度。
車廠瞭解自我革命 刻不容緩
現今全世界因汽車而衍生的問題還包括堵車、空氣污染、浪費能源、生活空間遭壓縮等棘手問題。所以人類必須以釜底抽薪的方式,畢其功於一役,解決根本的問題。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,包括了用電動車減少汙染、藉由共享經濟減少汽車數量、汽車成為大眾交通系統的一環等。這些社會環境的變遷將致使人們對行動需求也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。所以對於車廠言,促進新車銷售的成長模式將會不合時宜,所以車廠必須急劇改變,勇敢變革,以避免被Google、SONY等資訊大廠顛覆市場。
在2020年1月我們即看了一些CES、Nepcon、Automotive World等展會所透露的趨勢,即自駕車對於未來交通運輸、汽車產業的可能影響。2月初也即將登場Photonics West展會。我們會再看看一些光電技術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