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 2020-05-05-2021-05-05
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,也激起國人的防疫意識,防疫有賴諸多光電技術協助,如紅外熱像儀、UV殺菌等十多項技術或產品,光電協進會擬集結這類生醫光電之產品,在10月21日至23日台北國際光電週開闢「防疫光電科技」專區與論壇,在台灣防疫經驗享譽國際之際,向全球展示台灣防疫科技產業的能力。
防疫科技屬於「生醫產業」的一環,是政府5+2產業中重點投資與推動的項目,推動生醫產業政策包括建構台灣生醫聚落、導引台灣生醫產品進軍國際市場、完善法規環等。根據光電協進會的資料顯示,2018年生醫產值達新台幣5,141億元,其中醫材達1,592億元(較前一年成長8.8%)、製藥產業達813億元(較前一年成長1.5%)、應用生技達新台幣1,030億元(較前一年成長4.5%)、健康福祉達新台幣1,706億元(較前一年成長5.0%)。而受到疫情影響,2020的生醫產業受到重視的程度也會增加。
光電協進會資訊服務部總監林穎毅指出,防疫光電科技主要包括溫度感測、醫學影像、光學防治、光學檢測等類別,其主要的產品分別有額溫槍、紅外熱像儀、紫外殺菌燈、生醫試劑等十多項產品,與原有的光電領域如 LED、感測、雷射、光學,以及安全監控等都有關連,透過防疫光電科技專區的平台,可以更緊密地結合產業的力量,達到鑑別風險、驗證確診、協助治療,以及預防感染等功效。
光電協進會林穎毅認為,台灣在防疫光電方面深具優勢與機會,首先,部分防疫產品並非是最尖端的高科技產品,在醫療等級的分類上亦非屬高管制的產品,適合台灣在量產與品質價格及時效上發揮;再者,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將促使全世界各國在防疫上大舉投資,估計其投資金額將與國防經費等量齊觀,台灣有機會爭取全球採購,擴大防疫光電專區。
光電協進會並將於國際光電大展期間舉辦防疫科技論壇,搭配防疫光電專區的展示,推動防疫觀念與技術產品平台交流,目前規劃中的論壇包括UV殺菌消毒之應用技術、IR紅外感測之技術發展與應用、醫學影像在防疫之應用、5G通訊與影像科技在遠距醫療與遠端照護之應用、光學檢測在各類篩試之應用技術、防疫住宅之設計與措施,以及防疫管理等相關課題,也適合有意踏入防疫光電領域的業者一起共襄盛舉。